闻中心

“十四五”规划中透露出哪些核电“命门”信号?

点击次数:689 次  更新时间:2021-05-05

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使用“积极”一词来安排核电发展工作,为2021年乃至“十四五”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做出了工作总基调。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核电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 地方政府释放强烈信号发展核电 —

2021年全国有望开工8台核电机组。三个省份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建设新的核电项目:辽宁开工建设徐大堡核电二期,海南开工建设昌江核电二期,广东开工建设陆丰、廉江核电项目。

在“十四五”规划中,沿海省份仍将核电作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能源形式。山东建设核电等支柱产业,稳步推动核电项目建设。浙江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围绕核电基地探索建设零碳未来城,建成三澳核电一期,推进三门核电二三期、三澳核电二期,形成浙北、浙东南、浙南三大沿海核电基地,到2025年核电装机达1100万千瓦以上。福建统筹推进漳州核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广东推进能源革命,建设千万千瓦级核能基地,积极发展核电。广西积极稳步发展核电。

核电技术发达的内陆省份积极推进核能创新驱动发展。安徽培育先进核能等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四川聚焦空天科技、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优势领域,组建天府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

核电装备制造强省持续推动先进核电制造业基地建设。黑龙江增强核电装备等产业配套能力,推进核能供暖示范。陕西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布局建设氢能、核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 核电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

清洁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核电发展带来重要机遇。目前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15.3%,2025年和2030年分别要提高至20%和25%。可以看出,保证核电稳定的年开工量,将有利于实现核电与国家能源结构的整体配套。“十四五”末我国核电装机有望达到7200万千瓦,核电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6%。“十四五”期间将新开工3500万千瓦容量的机组,年均新开工6~7台机组,203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1亿至1.1亿千瓦。2035年核电装机容量需达到1.8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核电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0%,与目前全球平均水平相当。

“十四五”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将对我国核电发展做出更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十四五”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和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专门规定核电发展路线图。如《山东省2021年能源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有序增加核能供应,围绕打造千万千瓦级沿海核电基地,积极推进海阳、荣成等核电厂址开发,荣成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建成并网,争取海阳核电二期工程获得国家核准。加强后续核电厂址研究论证和保护。在运在建核电装机达到700万千瓦左右。

— 对核电发展沉稳“落子”的思考 —

制定中国核电2030、2060年核能发展战略,编制核电中长期发展行动方案。核电产业应配套出台我国核电“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细化核电发展布局图和路线图,编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的核能发展战略(2030、2060),建立核电量化碳减排指标体系。建议政府部门将“华龙一号”作为自主核电主力堆型列入国家层面的核能和能源电力发展规划,明确后续一定时间内的核电项目,确保核电发展的连续性。

积极对接地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项目落地。在核电发展利好环境下,我国核电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争取地方政府建设核电项目完成各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动成熟项目开工或纳入备选项目名单。采用为当地建设核电的思维推动项目落地,进一步发挥核电作为当地基础设施的作用。

降低三代核电技术成本,提高核电竞争力。一是探索实施智慧工地管理计划,建立智慧工地整体技术框架,指导智慧工地建设和管理,凝练引领核能未来发展的新概念。二是推动先进数字技术的开发和部署,促进核电机组采用更有效的运行方式,“十四五”完成数字化反应堆安全系统在现有机组中的示范应用。三是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华龙一号”后续机型研发,加强先进核电、新型燃料、材料、工艺的优化升级,强化装备制造体系。四是推进风险预警系统分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优化核电机组安全裕量,在保持并增强现有安全功能的前提下减少冗余设备,提高运维质量。五是推动CF3燃料和耐事故燃料商业应用,“十四五”末实现商业机组装料示范,2030年实现全堆芯规模化应用。

积极推动核能多用途利用,加快示范项目落地和后续产业化发展。研发商用核电站、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十四五”末建成示范项目,2030年实现商业部署。推进小堆替代退役小型燃煤机组示范,建设海南昌江“玲龙一号”小堆示范项目,同步配套的供热、供汽、海水淡化等工艺系统。推动其他省份低温供热堆试点项目落地,推动燕龙泳池堆产业推广,缓解北方清洁取暖和南方电取暖对清洁能源的压力。实施海上浮动堆示范项目和气冷微堆项目,实现移动型商用核能装置从0到1的突破。建设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制氢、高温供热等,争取2023年前实现项目落地。建设溶液型医用同位素生产堆。积极研发深空深海核动力装置,探索月球、火星等地外天体核电站建设和水下能源网建设。推动多用途堆批量化发展有效解决经济性问题,纳入国家科技创新和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强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系统布局进行实施。此外,加快小堆标准化建设,简化后续小堆审评和核准批复流程,促进小堆后续批量化推广应用。并寻求政府补贴、首台套支持、财税优惠等方式,支持示范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

关注电力市场改革进度,探索核电市场化研究。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所有核电项目均享受可再生能源相应的电量消纳政策,确保核电承担基荷电源的地位始终得到保证,充分利用核燃料资源。在保障核电优先上网和保障性消纳等保量政策下,推动核电进入容量市场和碳交易体系,争取合理的定价机制,寻求政府部门制定体现核电具有特殊属性清洁能源的上网和电价政策。核电企业梳理主动营销理念和市场化思维,建立核电产供储销体系,拓展区域售电和辅助服务市场业务,寻求与石化企业和数据中心等大型用电用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适应电力市场化竞争。

新闻中心
联系方式 电话:027-87811999
传真:027-86716600
邮箱:hubeidonggu@vip.163.com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星谷大道特1号(0088)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