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不再新建海外煤电 减排政策内外统一
2021年9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一承诺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低碳发展和碳中和进程,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决心和引领世界清洁能源发展与治理,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大国担当和使命责任。
在全球气候危机愈演愈烈,气候问题越发凸显的今天,推动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全球能源供应体系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全球范围的共识,在保证电力供应的基础上,推动气候环境影响相对较差的煤电向可再生能源发电转型是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早在2017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也已经宣布不再支持煤电项目。中国作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的承诺,顺应了全球推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危机和实现碳中和的历史大势,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赞赏。
中国的承诺并非一句空话。事实上,近几年来中国对境外煤电项目的支持已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一方面,在低碳发展的要求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都将可再生能源视为本国能源发展的更优选项,有意愿中止煤电开发以实现《巴黎协定》的自主贡献目标。另一方面,中国的境外煤电投资也一直呈下降趋势,2020年,“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就将海外煤电投资列为红灯项目(即重点监管类项目),同时归入对外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同年,中国海外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已经超过煤电投资,占总投资额的57%。可再生能源已经取代火电,成为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主角”,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注重清洁能源的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正在逐步发挥更大的价值。
中国放弃支持海外煤电的决定,既顺应了世界各国海外投资“弃煤”的潮流,又是接续国内煤电改革的应有之义。在中国国内,煤电引发的碳排放和污染问题备受重视,中国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实现了煤电转型。“十三五”期间,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绝大多数煤电机组都已经完成节能改造,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煤电占总发电量比例连年下降,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升。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和煤电发电量最大的国家,中国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全球碳减排任务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在此基础上,中国作出海外“弃煤”的决定,体现了作为新兴大国的国际担当。
此举释放了我国推进电力转型的决心,引导资金培育新一代能源、技术和市场。近期,中国国内多省出现电力缺口,相继出台限电政策,关于煤电与新能源电力供应问题的争论不断扩大,这个承诺再次表达出中国产业转型、投资转向的坚定信心,得到了国内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热烈响应,如中国银行宣布从今年第四季度起不再投资海外煤电项目。相对的,海外的新能源项目投资与建设成为新的投资方向。
展望未来,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将继续深化国家环境治理建设和推进全球绿色发展,推动全球碳中和进程,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各国相向而行、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深化全球清洁能源发展与治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共同价值,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和地球生态家园才会持续向好。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大研究专项“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研究”(18VDL009)与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研究”(18BGJ024)阶段性成果。